4月24日,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院长、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研究院(上海高校智库)负责人李法云教授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调研,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绿肥产品创制与产业化”项目负责人曹卫东研究员热情接待。
李法云向曹卫东介绍了学院理、工、农多学科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科技研发成果和智库咨询专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党和政府决策及启迪民智的情况。李法云表示,近年来,学院依托国家教育部新农科人才项目和上海市高校本科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积极探索面向大都市圈绿色生态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生态文明观和劳动价值观协同的育人模式,有力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及校企协同育人,并在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遗传育种、农业绿色低碳生产技术、设施园艺智能化生产技术等农业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为全面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曹卫东介绍了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研发、推广与应用情况。曹卫东表示,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以绿肥产业为核心,开展绿肥新品种选育、绿肥产品加工与生产及产业技术研发与创新。他认为,果业和茶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百姓生活的重要基础性行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将绿肥作为我国果茶园建设基本配置,系统构建绿肥果茶园技术与理论体系,将为打造“绿肥果园、绿肥茶园”果茶产品高价值品牌,促进“绿肥+”果品及茶叶产业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重要支撑。

面向大都市圈人民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需求,以“三个百里”重要指示为指导,有机结合上海水果种植的空间布局特点,双方拟计划首先在“金山蟠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核心区——上海吕巷镇,与上海市蟠桃研究所及上海市蓝莓研究所合作,开展“绿肥蟠桃园”和“绿肥蓝莓园”生产技术试验示范,将“绿肥果园”纳入科技小院及学院综合实践实习教育基地建设,深入挖掘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和生态智慧,探索构建超大城市绿色低碳“绿肥果园”生产技术体系,为大都市圈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研究院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