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13日,中国土壤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年会暨2025年“科技创新助推健康土壤科普能力提升”研讨会在南宁召开。广西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邓国富,广西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海鸥,中国土壤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陈能场等出席会议。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院长、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研究院(上海高校智库)负责人李法云教授应邀参加会议,并作“以中华母亲花引领土壤—萱草系统大健康产业发展”特邀报告。

当前,我国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科技创新是耕地保护、质量提升及土壤健康生态调控的第一动力,本次研讨会聚焦土壤守护与土壤生态系统健康,发布了《守护土壤健康 筑劳粮仓根基——中国土壤学会科普委员会倡议书》(南宁倡议)。
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梅旭荣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杨其长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彭新华研究员、程谊教授、蒋瑀霁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徐宪立研究员,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科学传播首席专家唐建军教授,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产地环境综合治理岗位科学家石元值研究员等25位学者作报告交流。来自全国120多名代表参加了现场会议,超过9000人次即时参会线上直播平台,通过对“健康土壤”保护方案的深入研讨交流与生态农业的实践分享,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健康土壤”保护方案,为提升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与“健康土壤”生态保育注入了新动能。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展示厅及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研究院
4.15